清史网读书会两岁了!

/文   沈斯涵

岁月匆匆,不知不觉,清史网读书会将在下一场导读活动(5月13日)迎来两岁生日。

024
清史网读书会主任傅翀在进行导读。

回想起两年前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当时尚且不知河水有多么急、多么凶险,我们这几个人却抱着必须走出去的心态和决心,在国家图书馆的协助下,正式成立了“清史网读书会”,“主场”就坐落于宏茂桥公共图书馆。

第一场导读活动就在2015年5月16日下午5点举行,当时我们导读的是《清皇陵地宫亲探记》,这是清代皇陵专家徐广源先生的书,书里详细地叙述了他亲自发掘乾隆皇帝和慈禧皇太后陵墓的记录。如果没有记错,当天来了近百人,朋友说爆场,来迟的人都没椅子坐,可见在新加坡喜欢和关心清朝历史、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的爱好者不少啊,这样的出席率给予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两年其实不算长,和其他本地老牌读书会相比,我们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所以我们必须虚心学习。我们以类似说书的方式,配合影视剧短片和换灯片来进行导读,和其他传统读书会比较不一样。然而这两年间,清史网读书会也曾因为人数锐减而面临严峻的考验,最终幸得各位支持清史网的朋友的鼎力相助,让我们得以扭转颓势,继续朝前方迈进。

a
清史网读书会参与2016年世界书香日。(摄影:傅翀)

我们更在2016年的时候参与了由新加坡教育部及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世界书香日2016”,在下也有幸蒙其他前辈及朋友推荐,忝任《新加坡华文读书会特辑——品书香》副主编。不仅如此,我们也会参加今年的世界书香日,并承办两场导读活动。

a
清史网读书会也在2016年6月到广惠肇留医院进行导读。(摄影:赐圆)

去年我们也尝试把阅读带到广惠肇留医院,向那里的老人家们分享新加坡早期的历史,尽管之前有人建议我们无需向他们推广阅读(因为反正他们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我们坚持信念,认为无论有没有受过教育,我们都应该极力和他们分享知识,不能因为他们不识字就剥夺他们阅读的权力。

清史网读书会隶属新加坡清史研究网,目前主要由傅翀(清史网读书会主任)、雨静(清史网读书会秘书)和我负责,希望不久的将来会有新血加入,以继续壮大我们清史网读书会的行列。

再次感谢清史网会员们和(风雨不改)常常来参与我们导读会的朋友们的支持,我们当中还好些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让研究历史、阅读历史的这条路上不再孤独。当然也不忘感谢国家图书馆、宏茂桥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员们,你们辛苦了,谢谢大家啦!

最后,清史网读书会,祝你生日快乐! 🙂


 

#斯涵 #sihan 1545关于作者:沈斯涵,1984年生于新加坡,目前担任新加坡清史研究网主编、也是新加坡作家协会总务、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学术组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政治史、宫廷史和皇陵制度等。

 

附录:

第一场导读活动 2015年5月16日 导读徐广源《清皇陵亲探记》导读者:沈斯涵
第二场导读活动 2015年7月18日 导读贾英华《末代皇族的新生》导读者:沈斯沈
第三场导读活动 2015年9月19日 导读徐广源《大清后妃私家相册》导读者:沈斯涵
第四场导读活动 2015年10月3日 导读探索与发现《清宫秘史》导读者:沈斯涵
第五场导读活动 2015年11月21日 导读林涛《正说清朝三百年》导读者:沈斯涵
第六场导读活动 2016年1月16日 导读夏桂霞《《红楼梦镜像下的清朝礼制文化》》导读者:傅翀
第七场导读活动 2016年3月19日 导读阎崇年《古都北京》导读者:沈斯涵
世界书香日2016 2016年5月7日 导读徐广源《皇陵埋葬的大清史》导读者:沈斯涵
第八场导读活动 2016年5月14日 导读林永匡《清代衣食住行》导读者:傅翀
The Human Library:京城旧梦 2016年7月16日 导读者:傅翀、沈斯涵
全国阅读日 2016年7月30日 导读《鹿鼎记》学清史 导读者:沈斯涵
第九场导读活动 2016年9月17日 导读杨红林《经典影像背后的晚清社会》导读者:傅翀
第十场导读活动 2016年11月12日 导读史景迁《曹寅与康熙》导读者:傅翀
第十一场导读活动 2017年1月21日 导读金易、沈义羚《宫女谈往录》导读:傅翀、沈斯涵
第十二场导读活动 2017年3月18日 导读何乃强《医生读史笔记》导读:傅翀、沈斯涵
世界书香日2017 2017年4月22日 导读徐广源《清朝二十六后妃》 导读:沈斯涵
世界书香日2017 2017年4月30日 导读侯会《《物欲〈红楼梦〉:清朝贵族生活》》导读:傅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