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

明朝时为了进一步集权而不设宰相、中书省等机构,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清朝继承了这一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则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统称大军机,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机章京,又称小军机。

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

清朝沿袭明代设监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监察院长官,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则为总督、巡抚的加衔。

  中枢部          内阁 | 军机处 | 六部

  佐理部   都察院 | 大理寺 | 理藩院 | 翰林院 | 通政司 | 国子监 | 钦天监

  皇室部   宗人府 | 内务府 | 詹事府 | 太常寺 | 光禄寺 | 太仆寺 | 鸿胪寺 | 太医院

清代中央政制演变

清代中央政制继承明代内阁执行政务,但後由军机处剥夺其权。所有满汉成员虽较明代地位较高,但一如明之下的六部,只有处理和执行政务权,并严禁中官用事,有犯者凌迟处死。满洲自1616年建女真部,至1644年入关仍由集体议政方式进行决定国家政令,此种形式一直至清初不改。

太宗天聪三年,进一步中央集权,以三院六部取代传统集体议政制。

祟德元年改为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

内国史院掌记注诏会、编纂史书、撰拟表章,内秘书院掌撰外国往来文书及中央诏会、祭文;内弘文院掌历代善恶记注,侍读皇子,教导诸亲王。

三院中尤以内秘书院所管事务较近内廷,权力庞大。三院品秩虽低於六部,但由於近在内廷,故权势已超出六部之上。内三院、六部都察院、理藩院在中央合称二院八衙门。顺治十五年(1658年), 内三院由内阁取代,别置翰林院,由内阁大学士兼殿阁职衔,共四殿二阁。

四殿为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

武英殿

二阁为文渊阁与东阁,乾隆改为三殿三阁(取消中和殿加体仁阁)後便成定制,置内阁大学士四人,满汉各二,正一品,首撰由满人担仕,地位在尚书之上。雍正时大学士增至六人,协办大学士二人,满汉各一或二人。

内阁制度成立,但权力由皇帝掌握,及内阁权重,皇帝为了专权,又以南书房、军机处以代之。

康熙十六年命侍讲学士张英、中书高士奇等入乾清宫门外设置办公室称为「南书房行走」。其意乃笼络知识份子,承帝意拟写谕旨发布政令,如赵翼所言:「凡撰述谕旨多属南书房,诸臣非特供奉书画,赓和诗句而已,地既亲切,权势日崇」後西北用兵,雍正七年与准噶尔作战,军情机密,内阁位在太和门外,机密易於外泄,故设军需房於隆宗门内,从内阁中亲选谨密者入值,後改军机处。雍正十一年给与军机处印信。

乾隆初立,尝罢军机处,改设「总理事务处」,後以西北军务未完成,复设军机处,至嘉庆时修会典,正式把军机处列入正式机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定官制,设外务、吏、民政、度支、礼、学、陆军、农工商、邮传、理藩、法等十一部。宣统二年(1910年),资政院以军机大臣责任不明,请设责任内阁以符名实,宣统三年废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由军机大臣奕匡任内阁总理。

由雍正七年至清末立宪运动,各省请愿要求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制,清廷於宣统三年(1911年)下令撤裁旧有内阁、军机处为止,军机处实执政达一百八十余年之久。

军机处乃因事而设,事平未改,并无官署尊官。成员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出来,并无定员,全为兼职,设领班一人,称首席军机大臣,下有军机章京、军机行走等成员,按表现者逐级上升。

其职权为每天进宫,根据皇帝起草诏令,处理官员上奏奏章、文书,其初只管军事及後军国大事无所不管,自雍正後一百八十年间「威命所寄不於内阁而於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其诏令密封,每不经内阁、部院,直接下达地方督抚,地方督抚亦可由军机处大臣,直达其奏摺於皇帝。

而大臣与章京间虽有上下之别,但并无从第之分,亦可避免朋党之生。总言之,军机处权主在满,在皇帝手中「乾纲独断」,大臣只是承帝旨做事,由皇帝直接管理地方督抚,皇帝之权力较之明更为至高无上。

满清以异族政权统治中原,故持有甚深的部族政权私心以牢固控制其统治,在六部制方面,尚书满汉并置,以满尚书为一部之首,侍郎亦满汉参半,此种措施便是要达到其部族统治政权得以巩固之用心。 此外,满清设理藩院管理藩属,为六部以外最重要的机关,咸丰十年(1860年)特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持外交事务,由亲王大臣主领,至1901年辛丑条约既成始改为外务部。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