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团全纪录】第三天

第三天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421

考察团延续了昨日的战斗力,今早先到袁崇焕墓与祠参观,这个地方比较难找,也人烟罕迹,就算到了附近而没有仔细查探,还真找不到墓与祠的入口。

袁崇焕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官将领,曾在辽东和后金部队在该防线交战,后因诛杀毛文龙、在己巳之变护卫不力以及擅自与后金议和等罪名下,被明廷判以凌迟处死。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亦为袁崇焕“平反”,但史学界对其事仍有争议。

之后我们续往天坛,这里曾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也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据说,一般旅行团只会参观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等,但这次我们还参观了神乐署及斋宫,进一步了解天坛在整个明清时期的作用。

午餐之后,考察团先到位于珠市口大街的纪晓岚故居参观,原为雍正年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的故居,后来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前后共计六十多年,此外,“阅微草堂”是纪晓岚给自己居所起的雅号。

缅怀纪大烟袋之后,我们抵达琉璃厂文化街,从这里我们一直步行至前门大街,一步一脚印走了大约2公里。当然,其中我们还走进了当地的老胡同,包括俗称“八大胡同”的地方,这里曾经是青楼妓院林立的“娱乐区”。

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把八大胡同当作某条胡同的名称,甚至在经营胡同游的某些三轮车夫也把参观八大胡同作为推销其旅游服务的一个卖点,实际上这都是不了解八大胡同真实含义的体现。八大胡同指的是北京前门外大栅栏附近青楼妓馆云集的八条胡同,是一个总称,而非某条胡同的名称。

老胡同里斑驳的墙,渐落的夕阳,我们仿佛走回旧时光,虽然如今已看不到当年的风光,但那门上已褪色的字、还有西式的窗,无处不在透露出这里曾经的繁华。

这次我们走入老北京生活区,不少当地居民也对我们的出现感到好奇,还有人以为我们来自日本、韩国。当晚,我们在酒店附近的老浒记酒楼用餐,又吃了一只烤鸭还有另外十多道菜,酒足饭饱后步行回酒店。

明天,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文/ 沈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