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 –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爱新觉罗氏,名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出生),崩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刻。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因继位之时有在位时间不越祖父康熙帝之誓言,故而禅位于子颙琰,即为年号嘉庆的清仁宗。

此时的乾隆虽为太上皇,但依然“训政”,在宫内仍然沿用乾隆年号,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直至嘉庆四年(1799年)驾崩,成为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共计64年),而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时间为61年。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与康熙帝统治的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康雍乾盛世”。乾隆帝亦自认在政治及军事上有成就,因此自称“文治武功十全老人”。

清高宗乾隆皇帝朝服全身像(25岁)。

清高宗乾隆皇帝名弘历,爱新觉罗氏。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于雍亲王府。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弘历自小受祖父康熙皇帝的钟爱,养之宫中。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即密建其为皇储,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为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

弘历封和硕宝亲王时,即开始参预军国要务。即位之后,他更站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至高点,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

乾隆元年画像。

乾隆帝的“文治”表现于他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和文化上的贡献。乾隆帝即位后,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

从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备受后人称颂的时期。后期倚重于敏中、和珅,尤其宠信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败坏,弊政丛出,贪污盛行,使乾隆帝辉煌的一生罩上了阴影。

在皇子时期穿汉服。

乾隆帝儒雅风流,一生著文吟诗,其诗作竟达四万二千余首,几与《全唐诗》相埒。又重视文物典籍的收藏与整理,令将内府珍藏编成《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编纂巨帙《四库全书》。然而与此相悖的是他大兴文字狱,焚毁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

乾隆帝还曾六下江南,六莅五台,奠孔林等,数十次木兰秋狝,多次于避暑山庄宴见西北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这些举措对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安定边疆产生了重要作用。但乾隆帝的视角还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已经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尚无足够的认识。

清乾隆《平定台湾得胜图》

乾隆帝的“武功”主要是对边疆的战事,虽有胜有负,有义与不义,然而他皆自诩为“十全武功”。
乾隆帝执政60年后,虽禅位与其子颙琰,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进行了3年统治。他不仅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而且也是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皇帝。

乾隆皇帝朝服像(老年)。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卒于养心殿,年89岁。卒谥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裕陵。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